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校友风采 > 正文

特殊教育专业的特殊毕业生

【作者: 发布于:2021-03-29 点击量:

吴奥思,女,汉族,1996年7月20日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通过专升本,她到湖北工程学院深造,2019年毕业。“她是我们学校近20年来,特殊教育专业残疾毕业生考上专升本的第一人。”襄职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卫明介绍,今年8月初,吴奥思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赤壁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特教老师。

  一、立下从教志向

  吴奥思自幼患感觉神经性耳聋,一级残疾。在她上初一时,妈妈想让她退学,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但吴奥思知道家里拿不出35万元的费用,拒绝了妈妈的好意。

  上初三那年,一次上语文课,全班一起读课文。吴奥思很认真,抬头时才发现异样,“我还在读,大家都齐刷刷地看着我”。

  15岁那年,吴奥思发现自己再也听不到妈妈叫她的名字了。有一天,妈妈跪下来对她说:“求求你去做手术好不好,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能听见。你一点儿都听不到,以后该怎么办?”吴奥思终于同意并做了手术。

  与所有人工耳蜗植入者一样,吴奥思还要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语言康复训练。在康复中心,她没有看到一个年轻老师。给她做康复训练的老师说:“特殊教育这一行很累,工资也少,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吴奥思萌生了当一名特教老师的想法。

  后来看到经过特教老师的精心训练,很多病友恢复了部分听力,吴奥思当特教老师的志向更坚定了。

  二、受到关心关爱

  因为听力影响,高考时英语拉低了总分,吴奥思上不了梦想中的华中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

  正当她以为自己与特殊教育已经无缘时,妈妈打听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有特殊教育专业,而且是湖北省特殊教育中心。

  进入襄职,吴奥思最初怕自己戴着人工耳蜗会引来异样的目光,但她看到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友善和关心,感受到的是家一样的温暖。班主任吴卫明老师对她非常关心。“他每天起得都比我们早。6点半跑操,他6点就在群里催。有一次,我第一个到操场,他还给我发了红包。”吴奥思感觉吴老师就像自己的父亲,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特教老师,普通话要标准。吴奥思由于听不清,发音困难,“同学问我有没有五十元钱,我拿了一条裤子给她”。在普通话课堂上,老师尽力帮她纠正发音,同学们耐心听她说话、帮她进行普通话训练。她自己也努力学习,把普通话教材都快翻烂了。

  在襄职的那几年,吴奥思的成绩一直是特殊教育专业前三名,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科技大赛中获得“技能小能手”称号,还获得了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英语三级),并一举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

  吴奥思说:“来到襄职,是我人生最好的选择。”

  三、付出终有回报

  吴奥思大一就定下了专升本的目标。“百度了好多资料,看到专升本难度大,差点就放弃了。”吴奥思说。吴卫明老师一直鼓励她:“不管怎样都要试一试,不要只听别人说难就放弃。”吴老师还给她介绍了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让她直接请教。

  那年,湖北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没有提供考试大纲,吴奥思只能用笨办法,把选定的教材都学好。她记了一摞又一摞的笔记,大三集中复习时,写得手抽筋,患上了腱鞘炎,手稍微动一下都很痛。

  2017年6月,吴奥思如愿考上了湖北工程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毕业后,在咸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实习的吴奥思参加了赤壁市的教师招聘考试。她的面试成绩为86分、笔试成绩为81.67分,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赤壁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四、结语

吴奥思说:对未来,我会始终牢记初心,坚定政治站位,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社会,用青春奉献特教事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那些特教孩子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