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xftc-rwysxy 发布于:2018-03-06 点击量:

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陈斌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襄樊 441021)

摘要: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不仅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且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人群,高校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部位。高校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升高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重视对大学生的公共突发事件的教育,营建校园安全文化。

关键词:社会公共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2008年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肠道病毒EV71感染、三鹿奶粉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4·28”胶济铁路列车相撞等事故灾难,拉萨“3·14”、新疆“7·5”暴力事件,以其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严重危害、威胁、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正常生活。

高校是知识群体高度聚集的场所,高校的安全稳定备受社会关注。在公共突发事件面前,高校容易受到影响,也容易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高校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不强烈,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畅通,保障不到位,则很容易对内威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的办学秩序与安全稳定;对外则有可能造成大范围恐慌,引发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威胁,高校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正视困难,迎难而上,深入开展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公共突发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挑战

由于现代社会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公共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决定了其应对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社会系统。公共突发事件按其发生机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能量积累型”,如5·12汶川大地震;二是“放大型”,如美国次贷危机事件;三是“小道传播型”,如河南杞县“钴60爆炸”谣言。这三类事件都有一触即发的特点,也有能量积累放大效应,即“能量积累越多,放大倍数越高”。同时,由于技术网络的扩散效应和信息失真的倍数效应,任何时点发生的局部事件都有可能很快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转化为社会公共危机。面对如此高度复杂和动态的社会公共危机情境,高校传统的、单一的、僵化的、滞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显然不具有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技能,因而必然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动态的、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替代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机械、僵化的刚性机制。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挑战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不仅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且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人群,【1】高校是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危部位。

从学校来看,大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群体,他们大部分人还正处在学习、思考、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坚定的信仰。一方面,他们具有特殊的政治敏感性,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和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具有敢想敢干、勇于探求真理的精神;另一方面,他们年轻、涉世不深,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思考方法容易片面,情绪容易偏激,行为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2】同时,他们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他们就可能在从众心理的支配和不良信息的渗透下卷入进去。他们开始参与的动机和愿望可能是好的,但由于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在社会公共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的非理性行为往往起因合理,而做法不当。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和处置,就有可能演化为影响较大的事件。

从国际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各国因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连绵不断,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化,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他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达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对各种纷争的态度与看法。从国内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已迅速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增快、容量增加。但网上信息良莠混杂,加上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校园BBS、个人信箱等各种渠道发送有害信息进行渗透和煽动活动,容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总之,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突发事件,也无论它来自哪一个领域,突发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使高校陷入一种非常状态。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社会变革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实践和不断研究的新课题。

3.信息舆情的多元性及分散性所带来的挑战

从信息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多元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互联网、手机短信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包罗万象,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随处可见,除了正面的信息言论外,一些低俗的、反动的、煽动性的信息也充斥其中,以至于信息舆情内容五花八门。有些重大突发事件带有明显的政mrDeRffx治色彩,如“六四”事件、“法轮功”事件等iP,都是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的攻击党和政wVzhllbysm%my PmmY*UUkZaEl2r#jJ^t^N1bEmUf府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事件。如今,网络、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他们对互联网上的各种舆论主题、新闻信息等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高校信息舆情呈现多元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因此,也对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4.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对公共突发事件作出“刺激——反应”应对模式,其在知识储备、信息处理、环境感应力等方面的缺陷使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其表现就是: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往往是管理部门事后仓促应对,匆匆组建领导小组,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突发事件,也不能满足师生对管理部门高效处理突发事件的期望。再加上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两张皮”现象,没有形成合力,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应对日趋复杂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措施

1.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平台

首先,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为了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越来越多样化高校群体性事件,高校应该借鉴军队政治部的工作机制将目前的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整合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政治部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并由综合办公室牵头设立专门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委员会统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其次,选拔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建立合理的应急管理机制。第三,应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依法应对的制度保障。总之,要运用有效机制将分布在各战线、各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统一又合理分布,实现各司其职,又能通力合作,形成点、线、面结合,疏而不漏,囊括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2.创新工作理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一是尊重个性,关心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核心问题是“人心”,人心的归向、思想的统一、潜能的发挥都必须经过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才能实现。根据大学生心理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个性、兴趣、爱好,理解其具体处境,诚恳宽厚的平等待人,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可以解决的思想问题,才能真正调动起积极性,使其充分施展聪明才智。二是关注利益,解决实际困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例如经济上的贫困、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足、人际交往中的困难、恋爱中的挫折、个人发展上的失意、就业前景的渺茫等因素,都会引发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外在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诱因,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因此,高校要经常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结合学校实际,多方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以人文本”。

3.创新工作内容,增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抵御敌对势力渗透和策反的能力。当前,各种政治力量与意识形态在高校交融碰撞,反“西化”、反“渗透”仍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4】二是要加强对高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公共突发事件,高校有必要增设安全教育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安全知识、安全心理、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安全教育,采取切实的措施、多样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安全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此外,高校还应经常性地组织各种演习活动,切实增强高校师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实战能力。三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各类媒体,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要积极引导师生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正常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无理取闹或未经审批而举行集会、罢课、游行、示威、绝食等活动。要重点做好对学生的应急法规意识教育,把国家在反恐、防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纳入法律教育中,使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懂法、守法、不违法。四是要加强对师生的责任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当一些突发事件降临时,不负责任的心态与行为更可能激化矛盾,扩大事态影响,损人害己。因此,加强对师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的培育,在预防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4.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载体

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社会突发事件极易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国内外的舆论焦点,【5】如2008年4月“抵制家乐福”事件。一旦发生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学校如果不能把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学生们就会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造成工作被动,损坏学校形象。因此,及时、透明、到位的信息发布机制是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前提。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信息公开有助于使高校师生建立起理性的心理防线,有助于提高师生对各种信息的判别能力及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如果师生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地判断;如果整个社会处在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更重要的是,资讯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危机来临,如果师生得不到公开、及时、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迅速传播,人们心态的失衡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危机加剧。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曾做出了要如实公开报道灾情的指示,他说:“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要大力报道提倡。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6】英国的疯牛病、欧洲大陆的二恶英以及美国发生9·11事件,都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促发了事件的尽快解决。【7】无数经验证明,高校及时向师生披露危险信息,不仅不会造成大恐慌,而且会有助于动员所有的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首先,解释实情。信息舆论的内容是多元的,面对某一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上必然会出现内容多样、观点多元、更新频繁的有关该事件的描述和评论,思政教师需要即时做好解释工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客观公正的事实和说理消除学生的恐慌和猜测。而且可以利用网络、短息的互动性特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虑做出正面的解答和说明,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该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其次,积极引导。在人们面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迷茫困惑时,思政教师积极介入,发挥网络舆论即时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动进行全面的引导,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稳定心态,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将危机转变为转机的方向发展。 其三,实施危机心理咨询,注重大学生心理调节。心理咨询是新时期新兴的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运用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对教育对象存在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予以调整,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心理咨询具有调节功能,能提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它具有预防功能,掌握心理调控的主动权。因此突发事件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危机心理咨询极为重要。

四、结论

高校预防和处置社会公共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思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组织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在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高校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立起科学的领导体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运行机制与各类事件的具体运行机制,才能在预防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维护师生利益,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叶勇,谢怀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柔性化控制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刘亚军,孔圆圆.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伍尚海.浅议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传承》,2008,(2)

[4]赵举海.突发事件及其对策[J].河北法学,1990,(2)

[5]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

[6]刘建军,朱喜坤.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3,(6)

基金项目:本文是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度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Public emergenci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Chen Bin

Xiangf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Public emergencies, human nature is due to the political or social causes of emergencie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university should not only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social events,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 is public emergencies, high-risk is at risk of public emergen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nstant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public emergencie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ublic emergencies of college educ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safety.

Key words:Public emergenc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作者简介:陈斌(1970年11月)男,汉族,湖北应城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联系方式: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民主路校区公共课部(原财校) 陈斌

邮编:441021 手机:13581445260电话:0710-397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