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理想教育

【作者:xftc-rwysxy 发布于:2018-03-06 点击量: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理想教育

李 炳 顺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湖北 襄樊 44102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牌转型时期,学生的理想淡化、混乱,本文分析的学生理想淡化的原因,并在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理想;教育

理想,《辞海》的解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和目标;二是指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本文探讨的理想是指的第一层含义。理想是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与信念一起成为决定人生道路、人的道德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理想是一个人发展的最有力、最持久的动力,好的理想让人奋发向上;模糊的理想让人茫然、失落、困惑;错误的理想让人消沉堕落。理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激励和保证的作用。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成长,关系到中国的国力和竞争力,甚至会关系到祖国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正因为此,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等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将“有理想”作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要求。

我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是参加工作之后,都进行着系统、严格、认真、深刻的理想教育,同时,将理想作为德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考卷。然而,当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会“考”政治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却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谈到,十年最大的失误应是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生理想淡化、混乱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困境,给学生造成选择、评价的困难。

我国的经济政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后,社会由计划经济时的“大锅饭”、“等、靠、要”变成了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市场经济,社会对人的要求,社会与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新的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人们面对的是双重的、或者是多重的道德评价标准,人们对荣、辱、善、恶、美、丑的认识也开始复杂起来,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紊乱和迷惘,这种状况通过教师、家长、社会影响着“围城”里的学生,导致他们对人生目标定位的困难,甚至出现错误。

2、 道德教育的不一致性导致学生理想建立的困难。

由于多重价值标准的存在,由于人们对社会道德认识存在较大差别,导致道德教育内容缺乏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有时甚至出现把相互对立的观点一起灌输给学生:学校里讲共产主义理想、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上突出个人主义和斤斤计较;学校培养学生独立、爱劳动、尊重他人,家长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自私自利、依赖心理传给了孩子。教师们常说:过去是6+1=0,现在是5+2∠0,道德教育的不一致性,大大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也增加了学生选择和确立理想目标的困难。

3、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学生放弃理想的重要因素。

从第一天接受教育开始,学生就在家长、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为自己的未来编织美丽的花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用下,家长和老师都为学生在心中树立了高大、宏伟的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了解的深入,竞争压力的加大,学生开始失去信心,理想与自己现实的差距越大,沮丧、自卑感越强,理想越难确立。

4、 社会思潮的复杂性与学生较差的判断力降低了学生的“觉悟”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思想、文化、思潮都在中国的舞台上寻找着自己渗透的领域,西方敌对势力也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一些封建迷信也沉渣泛起,一时之间,各种观念大量涌现,多种思想相互交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思想影响的速度加快了,范围拓宽了,距离缩短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明辨是非,旗帜鲜明。然而,我们的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学习,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但其本质,尤其是发现、分析、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正确方法并没有通过学校、课本、老师的教育和“灌输”而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被他们接受并自觉地使用。较低的“觉悟”能力,使他们无法及时、准确地修正自己的目标,确立科学的理想。

5、 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误区,影响了学生对理想的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侧重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学业,劳动、自理、挫折都与孩子无关。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在“重兵”保护下死读书、读死书。学生的目标就是读书、考大学,除了做题、学习、读书外什么体力劳动也不参加,对身体不进行磨练、对思想不进行拓展,知识面狭窄,兴趣不广泛,心理适应能力差。缺乏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如何确立正确的理想?许多专家指出:过去的老一代革命者,之所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是因为他们是“杀”出来的,在战争、生死的多次考验中逐步确立并坚定的。而现在的学生是“考”出来的,他们在考试的同时,没有在思想上认同和内化自己的考试答案,更谈不上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二、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理想的对策

1、改革“两课”教学,尤其是教学方法和思路,实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化”。

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理想,关键和核心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两课”,不仅是教给学生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是单向号召、正面教育,更主要的是实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化”。传统的方法只可能对较好的学生起作用,而对最需要教育的学生却很难起作用。思想教育目标太高,缺乏层次性;教育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教育途径不具体,缺乏时效性。逐步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敬而远之,甚至产生厌烦、逆反心理。

“两课”教学必须紧紧地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目前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如何消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尤其是错误的指导思想。如果不消除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正确的思想是无法渗透和占领的,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的最根本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了解社会现实,要认识社会的压力,更主要地是了解社会给学生的机遇和希望,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勉励、自我督促的力量,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必然会树立新的信心,确立正确的理想。认识自己,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而深刻地分析,逐步形成对自己较稳固的深层次的品质——思想倾向、价值目标、适应力、知能结构、个性特征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立经过自己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奋斗路线。

其次,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学表面,会引用几句名言;二是全面、系统、完整、深入地把握理论,这个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太高,也没有必要。理论课的目的应该是在引导学生了解理论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理论家(如毛泽东、邓小平)的思维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理论家的思维和方法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实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化,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正确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和使用正确的方法。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完善,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教师、教科书所给予的现成的关于事物和现象的解释。他们富有独创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还经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他们往往表现出不容易接受某些正确的、但未经过自己证明的论点。对于某些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形成的观点,常常容易固执已见。在教学和思想教育中,要注重以理服人,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要善于应用讨论的方式,将学生的观点、疑惑全面地表示出来,应用疏导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去批判、争论,让他们独立的、自觉的思考,主动地确立、修正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 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形成德育的合力。

加强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逐步确立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德育体系,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德育的合力,为学生理想的确立和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认为有一条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道德财富世界里,即在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历史和人民的世界充满精神地生活着。”“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在有许多鲜明的道德行为的地方,善才会作为消灭恶的一种力量。”[1]我们应该注意到:学校只有与社会造成教育影响上的一致性,学校德育环境才是真实和有效的,道德教育如果不同社会、学校教育环境的渗透影响相结合,就会成为空洞、抽象的说教。消除道德教育上的分歧,形成合力,是目前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 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确立理想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增强其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对竞争和创新的体验,对祖国、人民和生活的爱心,激发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目标。要善于鼓励学生去实践自己的理想,学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激发其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树立实现理想的坚定的信念。实践证明:理想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理想才会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得坚定。

4、 以正面引导为主,消除负面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任何时期,榜样对于学生理想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道德评价体系等正在发生变化,榜样的选择和树立也应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与时俱进,要反映新时期的道德精神,不能脱离现实,不能“高、大、全”,要使学生能从榜样身上看到自身的善良和美德,看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对待金钱、财富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不良诱惑,逐步确立起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坚强防线,确保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发生偏差。

5、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青年期是个性逐渐形成并定型的时期,一方面要注意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的培养、锻炼,另一方面要重视不良个性品质或个性缺陷的矫正,心理障碍的消除。目前,学生的不良个性品质和心理障碍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尤其是自卑,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突出,影响大,是理想确立的最大障碍。预防和矫正自卑心理,首先要创造鼓励学生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消除和避免引起学生自卑心理的外部刺激因素。其次要努力培养自卑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扬长避短、“勤能补拙”,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其三,要加强耐挫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升华或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心理平衡。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是包括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思想家、行政管理家等种类人才的竞争,所谓人才素质的较量,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较量。不学无术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不会成为人才。反过来,“才大志疏”也不行。“小人智足于遂其奸,勇足于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只有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明辨是非,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 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张学曾.道德科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